一口气读完杨绛所著的回忆录《我们仨》,感触良多,所以记录如下。

书的前两章有点让人摸不着头脑,建议阅读顺序为,第三章->第二章->第一章->附录。因为第二章有种劝退的感觉,内容是描写梦境,但其实是钱钟书与其女钱瑗住院之事。如果不坚持读下去,或者不了解背景的话,可能我就会放弃。但我很感谢自己的坚持,读了如此一本好书。

首先钱钟书夫妇的早期经历让我回想起自己出国留学的过往,同时惊叹在1935年时欧洲的生活就与现在并无大异,住home stay,用电炉做饭。想想同时代的中国,简直没法比拟,感叹如今祖国之强盛。留学生之间的聚会也与现在类似,做家乡菜。只是当时没有网络,所以菜谱只能口口相传,即使不好吃,大家也乐在其中。

并且在英国生下其女钱瑗,这点并不一定和所有人经历类似,但由于我的儿子也在海外出生,所以非常能体会产后无亲属在身边的艰辛,以及为了学业不得不将小孩送到托儿所中的经历。然而书中看不到一丝的抱怨,而是一种苦中作乐的心态(也可能在当时看来很困难的事,随着时间推移,也只会留下快乐的回忆)。同事他们在欧洲留学还不忘为国争光,让人深深的敬佩!

回国时他们正赶上抗日战争,在沦陷区生活工作。那段时光也主要记录圆圆的成长而不显得那么压抑。但字里行间中也可以体会到当时生活的诸多限制。同时感慨他们能够在国、家、工作中找到平衡,并负重前行。

解放后就感觉轻快很多,能明显感受到生活质量的提高,以及国家对知识分子的重视。虽然也经历了“三反五反”和“文化大革命”的冲击,在其女儿与众多“好人”的帮助下,也一一攻克难关。虽然我不相信命,但他们的经历让我觉得“好人一生平安”不单单是句安慰,而是充满魔力。

好时光总是那么的短暂,1996年前后,钱钟书与其女儿先后被病魔击倒住进了医院。书的第二章就是映射那个时期。而且由于不在一个医院,杨绛需要来回奔波,对于一个80多岁的老人这是多么的折磨。但她还是这样做,这就是亲情和爱的体现吧。本来是钱瑗要写《我们仨》,但不幸病逝无法完成。书中附有其在医院所写的草稿,字迹已然潦草,看得出是忍着病痛,足见爱得深沉。

整部书看不到一处对时事的抱怨,或对命运的牢骚;看到的是满满的一家人之间的爱。读完感觉心里空捞捞的,不作过多评论,请读者读原书后自行体会。